二是丰富适合新型储能的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并推动辅助服务费用向电力用户侧分摊,让储能成本得以合理疏导;
三是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加快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核定规范和实施细则。同时,曾毓群表示国家应尽快建立新型储能安全保障机制。他建议借鉴电力行业定期检修机制,建立适用新型储能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参照《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形成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具体检测方案,明确储能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条件、方法和周期等。
全国代表、全国工商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新三样”产业链未来可撬动50-100万亿元走出国门
刘汉元在全国期间提出,应加大力度支持我国“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产业链出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他指出,“新三样”产业在全球市场已具备显著的领先优势,2023年我国“新三样”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预计未来二三十年,“新三样”产业链出海可撬动50万亿至100万亿元人民币走出国门,有力支撑人民币成为与美元比肩的全球货币。
刘汉元建议,政府应积极引导,推动“新三样”产品、产线、技术、人才、服务及EPC(工程总承包)全产业链集体出海。他还建议相关部门搭建跨境贸易信息共享平台,简化通关流程,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同时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形成紧密配套关系,增强产业链韧性。此外,刘汉元强调,中国“新三样”产业出海不仅能加快发达国家的能源转型,还能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和欠发达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进一步加强废旧电池源头管控,打通回收利用政策链条
随着我国新能源电池报废量的增长,大量退役的动力电池如果流入非正规渠道,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造成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与发展新能源的初衷相违背。比如说,报废后的动力电池,如处理处置不当,其所含的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类有机物以及镍、钴等重金属残留物必然会构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构建覆盖电池生产、使用、综合利用、报废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溯源系统,确保电池流向可追溯、可监管;
对规模较大、社会贡献度高的“白名单”企业,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鼓励规范企业做大做强;
全国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构建eVTOL航空器驾驶员资质认证管理体系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普及
何小鹏表示,面对技术标准差异化、加速形成的国际规则等带来的新挑战,构建eVTOL航空器驾驶员资质认证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具体方面,建立新型eVTOL航空器驾驶员分类分级认证体系,在现有的执照中增加eVTOL航空器的驾照类别等级;制定传统航空器飞行员转成新型eVTOL航空器的培训要求,保障新航空器运营所需驾驶员供应;完善新型eVTOL航空器、训练器的鉴定标准,为飞行员训练提供技术设备、设施保证等。
另外,在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方面,何小鹏建议可以借鉴新能源汽车产业早期的市场培育和推广经验,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加速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培育和需求潜力的释放。另外,针对当前智能化程度高、AI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端价值的L3级别人形机器人,建议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普及和规模化增长。
冯兴亚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提出8项建议,聚焦创新驱动、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等举措。
其中,在eVTOL产业发展方面,冯兴亚希望通过集群发展、共享电车技术、产学研协作及跨部门机制优化,推动与电车产业融合,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形机器人方面,希望加快政策规划、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加快示范应用进程多措并举加速推广。 换电方面,冯兴亚表示,目前全国乘用车换电站保有量仅4200余座,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换电建设成本高企、规划布局整体滞后、电池标准缺乏统一等问题尚待解决。对此,冯兴亚建议加大换电模式政策力度、加快统筹规划布局、逐步统一换电标准等多措并举加速推广。
针对现行法规位阶较低、现有动力电池利用回收产能明显过剩、企业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冯兴亚希望尽快出台专项法规标准、加快产业规划优化产能布局、完善监管措施推动规范运营。
此外,对于海外销售汽车缺陷零部件“回国检测难”的问题,冯兴亚希望逐步放开进口限制,短期可建立回收试点,长期可修订法规标准、优化流程,破解“回国难”的问题。
全国代表、致公党四川省委会、四川启阳汽车集团董事长王麒:建议开展专项电池回收整治行动
在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王麒表示,当前汽车市场竞争中,一些非法电池小作坊不仅严重挤压了正规企业的生存空间,还因生产不规范带来了安全隐患,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消费者电池回收意识淡薄,致使回收网络不畅,大量失去使用价值的电池无法及时回收。部分回收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进一步加剧了污染风险。
此外,鼓励回收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效率,降低污染风险。王麒还建议国家加大财政奖补力度,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汽车报废回收领域。同时,希望政府加强指导,媒体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汽车报废回收管理的认知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李长东表示,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退役光伏板、风机、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等新兴固体废物逐渐增多,回收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此类问题,应支持新兴固体废物纳入《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范围,推广“全链条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李长东认为,电池行业具有材料技术进步快、化学体系复杂、残值低等特征,应以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为依托,在电池循环利用领域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克技术难关。
全国代表、“姚金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国轩高科试制工程分院试制机加部总监姚金健:聚焦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建议
姚金健提交了五份建议,包括支持移动补电车推广、打通锂电池物流运输堵点、巩固锂电池产业全球领先优势等。
针对充电基础设施问题,他建议加大对移动补电领域科技领军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和政策配套,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优化市场环境和消费激励,拓展国际竞争力和标准输出。围绕锂电池物流运输,他提出将锂电池从第9类危险品目录中摘除,加快铁路运输改革经验推广,提升公路运输效率,强化安全管理,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针对锂电池产业发展,他建议实施下一代电池技术攻坚工程,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强化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人才培养。
全国代表、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在2025年全国期间提出建议,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他认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但当前在落地实施方面仍存在配套立法不健全、技术标准不完善、制度衔接不顺畅、成果运用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强化成果运用,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相关规划的动态衔接机制,推动管控要求嵌入土地利用、工业园区建设等规划中;
针对新能源汽车火灾事件频发问题,宋西全建议,完善锂电池国家标准,构建锂电池安全规范体系,推出电池行业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及财政补贴政策,支撑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
建议书直指现行锂电池国标的局限性:现有标准更关注电池包级别的整体安全,却对电芯层面的材料革新留有空白。这种标准制定思路,折射出我国新能源产业应用先行、基础滞后的发展特征。提案中科技创新专项项目的提法,实质上在呼吁建立基础材料研发与终端产品认证的联动机制尊龙入口。
公司名称: 尊龙五金配件机电有限公司
手 机: 13800454585
电 话: 400-123-4854
邮 箱: admin@iwallchina.com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尊龙五金公司